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▍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错了,中国历史北伐成功的还有国民革命军。
▍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先说说朱元璋北伐的具体方案:
公元1368年,朱元璋在应天称帝,建立大明王朝。此时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元朝主力已经不多,但其军事实力仍旧不容小觑。
长江意味地区大抵可以分为五大战略要地:
潼关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元大都
朱元璋所制定的北伐战略是:
第一步:进攻河南,进而控制潼关
第二部:进攻山东,北上进攻元大都
山西地区相对而言比较封闭,朱元璋的大明军队暂时将精力放在了河南、山东、潼关、元大都一带。
朱元璋的这套北伐计划,可以简单理解为“三步定天下”。
整个北伐计划中,山东方向的大军为重要的主力大军,不仅负责扫清山东地区的残余元军,还负责着元大都的进攻计划。
而河南一翼的大军为山东一翼的大军提供左翼屏藩,防止主力大军的侧翼被元军突袭。
这其实,潼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门。
因为当时的陕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元军主力,朱元璋的计划并不是直接拿下陕西,而是攻克潼关,扼守关口,先将陕西地区的援军阻敌于内,等到元大都被攻占后,才真正的解决陕西方面的元军势力。
明朝军队一路狂飙北上,迅速将战线拉伸到了汴梁一带。
朱元璋亲自从应天奔袭汴梁,重新调整进一步的作战方案。王保保作为元末最为强悍的元军将领,他的存在对于汴梁的西翼是个很威胁的存在。
一旦明朝军队集中权力北上进攻,以汴梁为首的西翼必然防御空虚,如果王保保此时突然从山西河东一带冲杀下来,整个北伐计划就被被他大乱。
这个时候,朱元璋幸运的成为了幸运儿。
此时的王保保虽然盘踞在山西的河东一带,却和貊高、关保两个人在山西地区疯狂火拼,他们并没有时间前来突袭北伐军。
朱元璋趁此机会下令顺利夺取潼关,让主力大军迅速北上推进至元大都。
元顺帝急忙下令让各地守军前来守卫大都:
王保保从山西出兵,救援河北
也速出兵进入山东,切断北伐大军的后路
秃鲁带领大军进攻潼关,收复河南地区地
李思齐从关中出兵,收复河南地区
这四条救援路线看似完美,其实并不现实,元顺帝的消息发出之后,竟然只有也速带领大军屯驻莫州拦截明王朝的北伐大军。
徐达、常遇春两人分别沿水路、陆路行军,直逼元大都。
也速在莫州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,几乎攻之即溃,徐达、常遇春顺利合兵,全力围攻元大都,元大都兵力守备薄弱,顺利被徐达攻破,元顺帝北上从居庸关逃亡。
这场北伐战役,看似轻而易举,其实朱元璋作了太大的功夫。如果没有河南一带的军队从侧翼掩护主力大军,这股大军不可能完好无损的保存战斗力,顺利的逼近元大都。
朱元璋作为帝王,从军事角度而言,他的军事才能远远超过了许多的帝王,大明王朝的建立也最终得益于他。
▍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朱元璋先统一南方再北伐,主要原因是元朝统一中国后一直釆用暴政,拒绝汉文化,排斥汉人,与汉人为敌,极端仇视汉人和拒绝汉与蒙和其他少数民族和融政策,这也孤立了元朝当政统治者。所以南方是元朝统治最薄弱的地方,也是朱元璋发挥优势的地方,南方是汉民族居住人数最多的地方,为推翻元统治便于征给粮草军晌兵源。其次南方多山地丘陵,元朝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。朱元璋出生在安徵起义部属南方人俱多,起义军占尽天时,地利,人和,当南方统一后起义军的规模己经很庞大完全可以与元朝军队对抗,不可能轻而易举被消灭。
▍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北伐的胜利从来不是军事上的单纯胜利,而是政治经济上的胜利的必然结果。
元末各地四分五裂的割据,使得元朝并没有统一的力量,去对抗大明。朱元璋北伐,从军事上讲,实际上就是解决部分北方割据势力而已。
朱元璋北伐的过程,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,最终实现了北伐胜利。
元朝至正27年(公元1367年),时为吴王的朱元璋在扫清所有竞争对手之后,动用了25万大军,在徐达、常遇春的指挥下,兵锋直指元朝。
当时朱元璋提出了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”的纲领。本以为北方苦元已久的百姓箪食壶浆,以待王师。但现实其实有一点打脸。
北方最主要的军事割据力量之一的河南籍元朝将领王保保,在朱元璋亲自下诏,苦口婆心,劝降了七次;甚至让自己的儿子秦王朱樉纳了王保保妹妹为正妃的情况下,不为所动,力保元廷,成为明军的主要劲敌。
朱元璋对他又爱又恨,恨的是他不理解一个汉人为何对元廷如此死心塌地;爱的是此人忠义,对元朝从一而终。因此称其为“天下奇男子”。
“忘中国祖宗之姓,反就胡虏禽兽之名,以为美称。” —— 朱元璋《谕中原檄》
其实朱元璋并不知道,王保保实际上是个地道的蒙古人,叫“扩廓帖木儿”,只不过汉名叫“王保保”罢了。
但是这导致了朱元璋此后几次北伐的策略,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。
朱元璋不再以恢复汉人天下的功臣自居。而是承认元朝的历史正统地位,采取了大量的怀柔政策,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想法,实际降低老百姓的压力,促进民族的融合。
在洪武八次北伐的过程中,朱元璋放弃了对北元太子侮辱性质的献俘礼、准其常服、赐其中华衣冠;
朱元璋并没有对大明境内的蒙古、色目人赶尽杀绝,而是让蒙古、色目女子嫁给汉人,禁止其族群内通过。使得这些曾经的“异族”很快融入了中华民族。
——炒米原创首发,欢迎关注或吐槽——
▍为什么古代北伐难以取得成功,但朱元璋却做到了?
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一篇问答专门论述过了,今天就再来讲讲。朱元璋之所以可以从南方统治北方主要有三个原因。
占据繁华的东南地区
在宋代,南方的商业发展是历朝历代的巅峰,当时的国家三分之二的税收都出自南方地区。
朱元璋起兵是在今天的安徽濠州,当时中国重要产粮区都是在东南地区的“安徽、浙江、江苏”,这三个地方历来都有“鱼米之乡”美称。
朱元璋在1363年消灭陈友谅,将湖北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等纳入囊中。1367年又将割据浙江的诸侯张士诚打败,至此南方经济发达和产粮区都在朱元璋手中,可以这样说要是打起仗来,朱元璋的军队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进行补给,而且江南多富豪,税收比当时的元朝政府还要多,战争最重要两样东西的钱和粮都具备了,想不赢都难。
正确的战略方针
朱元璋在起义初期,实力不强,为了避免被元军攻打和成为其它军阀的攻击目标,采纳了谋士朱升的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九字方针进行低调发展,正是因为采纳正确的战略,朱元璋的起义军避免了与元军的正面交锋,获得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发展势力。为以后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。
元朝政府的压榨,使得汉人怨声载道
蒙古军队在灭亡南宋后,为了能够较好的奴役汉人,将汉人列为低等公民,对汉人征收重税。到了元朝末年,元朝统治者们不顾百姓的死活,加收各种各样的赋税当时的汉民族民族意识非常强烈,对元朝政府心怀怨愤错了。朱元璋的十六字纲领是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原,立纪陈纲,救济斯民”,而且朱元璋治军严明,对百姓爱护有加,所以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得到汉人的强力支持。
人才的任用
朱元璋手下有徐达、常遇春、蓝玉等能够带兵作战的猛将,谋士刘伯温、李善长等出谋划策,对人才的任用朱元璋从来都是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”,而且对他们都是绝对信任,反观当时元朝只有王保儿支撑局面,而且元末帝还时不时地猜疑他,经常剥夺他的官职,导致王保儿无法全心全力地去指挥军队作战。
综合以上所述朱元璋集团从经济上的收入和后勤保障,以及在政治上的正确方针都是当时元朝廷无法对比的,大家都不是在一个量级上的,所以朱元璋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,元朝的灭亡是决定性的、无法避免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阅读:
明星都有驾驶证吗?工作那么忙,曝光率那么高,在哪里学的驾驶证?好奇?
上一篇:100万以内动力最强的车是什么?
下一篇: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?